close
這個句子是出至於『辛棄疾‧醜奴兒』這首詞,那這句詞是在說什麼呢?想知道的人請利用奇摩知識XD,因為我又不是在上演說文解字,所以不了解的人就自己去研究唄。至於為什麼會突然說到這個捏,請容我慢慢道來。
話說今天‧‧‧因為皮膚又再過敏嚕,所以跑去給新莊這邊的皮膚科名醫看診,而林醫師也不愧他名醫的稱號,我竟然在那邊從9點等到11點才看完醫生。真不知道是醫生在折磨病人;還是病人在為難醫生,也因為等待的時間太過漫長,索性就跑到7-11挑了一本雜誌,用雜誌配咖啡來殺時間。其實這本雜誌前幾天在7-11發現我就有點想買,雜誌名是『台灣設計師週、Taiwan Designers' Week 2007』。
為什麼會買這種雜誌呢?其實是因為有點想趁當兵這個時期跳脫電機的範疇。可能是我的見識跟學問比較狹隘,我始終覺得在讀電機的這段時間學到的東西都有點死,會這樣說其實有點偏激不過在學電機的這段時間,真的會覺得腦袋很少受到衝擊所學的東西都比較生硬,不過明明學到的光電、半導體、通訊這些東西都是被新時代所激勵出來的新知識,但怎麼讀卻又覺得很制式死板板的。所以才突然有個念頭想要接觸些關於disign、originality之類的東西,活化一下可能已經僵硬的腦筋。
不過還是得要再重聲一下,會這樣想很有可能是我學到的電機知識都不深入,只有半桶水的學問,外加可能自己的眼界也如井底之蛙般吧。
回到主題吧!在接觸這些設計的東西時,常會看到A這樣物品之中有某種特色或元素跟B有所交集,所以設計者會用B的角度去重設、帶入A這樣物品。當然有的設計很有水準不過有時卻會看到不實用的狀態,這並不能說這樣物品設計的不好,畢竟在設計時會從很多角度切入,實用固然是其中之一但卻不會代表全部。但是當設計者闡述他的設計理念時,卻發現他注重一個小特色去『為賦新詞強說愁』的狀態,特別是為了某一個主題去設計的作品。
但以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看,只會覺得這樣子沒有意義,特別是看到作者的說明時更會覺得你在硬掰。
不過我個人卻很喜歡從生活中擷取出來的小創意,當這種實用的小創意加入在重新設計的商品時,會覺得特別讓人心動,而這類商品也比較容易被消費者接受,商機也就會這樣誕生。不過這種機會卻是稍縱即逝,當一個設計者為難之處也是在這吧為設計、使設計、而設計,可是當我這個生手在接觸這類資訊時,其實常常都會覺得他們怎麼會這樣想、這樣做,只有空閒的時候也會讓自己思考一下我會怎麼這做,也因為如此腦袋運動的不少,所以也才會有這篇不負責任文出來。
僅管很多作品我都會覺得『這也還好嘛、這又沒什麼特別、這太硬凹了啦』的這種想法,不過我還是很佩服他們,因為我們這類讀者大多只是扮演跟隨者的角色,引導者怎麼在前面開路的並不是跟隨者能完全體會的。
全站熱搜